最近,中國薯都烏蘭察布喜訊不斷:產于四子王旗的“中加”系列種薯銷售創(chuàng)新高,從今年1月份開始日均出售300多噸;商都縣“希森薯業(yè)”選育的“希森6號”,今年被農業(yè)農村部列入《國家農作物優(yōu)良品種推廣目錄》;位于察右前旗的“華頌種業(yè)”目前收集保存全球馬鈴薯核心種質資源1000余份,育種中間材料和實生種子材料400萬份,為馬鈴薯新品種選育奠定堅實基礎。
中國薯都烏蘭察布市認真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五大任務”為統(tǒng)領,以“五大經濟”為抓手,圍繞“麥菜薯、牛羊乳”優(yōu)勢產業(yè),深入實施六大行動,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特別是實施了馬鈴薯良種繁育提升行動,開展馬鈴薯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先后建成了內蒙古馬鈴薯科學觀測實驗站、引進首席科學家金黎平研究員建設了烏蘭察布市馬鈴薯首席專家工作站、牽頭組建了內蒙古馬鈴薯種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等5個馬鈴薯國家級創(chuàng)新平臺。
這幾日,氣溫回升,烏蘭察布市農林科技研究所馬鈴薯研究室也在為馬鈴薯實生籽育苗忙碌著,記者跟隨研究室主任林團榮來到溫室大棚里,目睹了大棚里育苗細節(jié),3行育種盤從東到西排列著,上面嚴嚴實實地覆著地膜。只見林團榮蹲下身,用右手輕輕掀起地膜一小角,興奮地說:“看,實生籽出苗了!”只見芽苗僅有1厘米的樣子,十分纖細,他介紹:“馬鈴薯實生籽僅是芝麻籽的六分之一大,育苗環(huán)節(jié)非常精細,催芽、覆土厚度、溫濕度都有嚴格的要求,溫室大棚里育了180個雜交組合,意味著可能有180個新品種?!绷謭F榮還說,“近幾年在金黎平老師的指導下,圍繞種業(yè)核心問題開展技術攻關,經過近10年的研究試驗,我們自主選育的抗旱、高產、抗病、高淀粉馬鈴薯的新品種‘蒙烏薯’1到6號,已進入登記推廣階段。今年我們選育的其它20多個優(yōu)良脫毒高代品系,在6個示范旗縣進行布點試驗?!?/p>
好的品種,需要群眾認可,更需市場認可,推廣成了關鍵。該市在提高繁育能力上,支持中加、希森、民豐、華頌等種薯企業(yè)充分利用現(xiàn)有資源,同時鼓勵建設種業(yè)創(chuàng)新聯(lián)合體創(chuàng)建馬鈴薯“種子工廠”,推進察右前旗、四子王旗等國家良種繁育基地建設,進一步提升種薯繁育能力。
截至當前,“希森6號”品種已在全國范圍內累計推廣近2000萬畝,帶動了數(shù)十萬薯農實現(xiàn)增收致富,成為國產馬鈴薯品種的領頭羊。希森馬鈴薯集團生產總監(jiān)屈海東說:“當前,希森耐鹽堿育種、航天育種等新研發(fā)方向已見成效,儲備待推廣馬鈴薯新品種近20個,包含早熟鮮食、高淀粉加工、抗旱、抗病、耐鹽堿等各類專用型新品種。”
內蒙古中加農業(y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研發(fā)出馬鈴薯新品種15個,已在農業(yè)農村部登記的11個,完成新品種權益保護4個,獲得授權專利21項。該公司副總經理劉廣晶說:“在近日召開的第14屆中國國際種業(yè)博覽會上,我們公司的商品種薯銷售總額排名全國第四。中加系列種薯銷往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qū),推廣面積達40萬畝。”
還有內蒙古民豐種業(yè)有限公司目前引進鑒定馬鈴薯資源材料600余份,建立馬鈴薯資源庫一個,現(xiàn)在正實現(xiàn)數(shù)字化,目前自主選育品種“民豐紅”已通過品種登記,“民豐12號”正在登記中,每年推廣種植面積達10萬畝;華頌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更是迎頭趕上,目前已選育出“華頌”系列新品種80個,通過授權使用方式,種薯推廣銷售遍布全國各地。
據(jù)悉,烏蘭察布已形成從莖尖脫毒、組培快繁、溫網室微型薯生產到原種繁育的完整體系;全市良種繁育基地面積穩(wěn)定在40萬畝,成為全國重要的種薯生產基地;全市脫毒種薯種植比例達到100%;全市現(xiàn)有中加、民豐、希森等種薯企業(yè)16家,組培室面積9.96萬平方米(面積全國第一),網室面積達到4146畝(面積全區(qū)第一),氣霧培面積123畝(面積全國第一),具備了年生產脫毒苗10億株、微型薯20億粒的能力。2022年生產脫毒苗2.6億株、微型薯3.8億粒、原種12萬噸,生產的種薯除滿足本市需求外,還銷往廣東、福建、山東等地,種薯銷售份額約占我國6%。(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皇甫美鮮)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