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農民日報》第6版刊發(fā)題為《內蒙古扎魯特旗:加快鹽堿地改造 筑牢糧食安全根基》的文章,報道了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扎魯特旗圍繞“向鹽堿地要糧,讓荒原變良田”的目標,加大鹽堿地治理力度,不斷挖掘鹽堿地開發(fā)利用價值,把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化學改良措施有機結合起來,因地制宜、綜合治理,不斷拓展農業(yè)耕地資源,激活鹽堿地“潛在糧倉”資源,實現(xiàn)鹽堿地資源的系統(tǒng)改良和高效利用。
報道如下:
《農民日報》(2025年4月3日6版)
鹽堿地被稱為“土壤癌癥”,高鹽量導致農作物低產甚至無法生長。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扎魯特旗圍繞“向鹽堿地要糧,讓荒原變良田”的目標,加大鹽堿地治理力度,不斷挖掘鹽堿地開發(fā)利用價值,把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化學改良措施有機結合起來,因地制宜、綜合治理,不斷拓展農業(yè)耕地資源,激活鹽堿地“潛在糧倉”資源,實現(xiàn)鹽堿地資源的系統(tǒng)改良和高效利用。
在鹽堿地改造過程中,改良劑的噴灑是關鍵。在扎魯特旗烏額格其牧場鹽堿地綜合治理現(xiàn)場,技術人員正通過無人機將改良劑均勻地噴灑在鹽堿地表面。隨后通過深耕翻土,將改良劑分布在10~50厘米深的土層中,使土壤結構得到顯著改善。技術人員曾祥榮介紹:“針對鹽堿地中的硫酸根離子和鈉離子等離子進行交換,通過化學藥品讓它進行反應之后把鹽堿度降下來。這里的鹽度大概在千分之十以上,普遍偏高,用這個技術后可以將鹽度降到千分之三以下,最適合作物生長?!?/p>
烏額格其牧場鹽堿地綜合治理項目涉及鹽堿地面積1670畝。由于土壤鹽堿化,這些地塊種植農作物收益較低,職工種植積極性不高。為此,扎魯特旗農投集團公司通過土地流轉的形式將1670畝耕地全部流轉,并進行改造升級。連日來,在治理區(qū)內,多臺大型機械、無人機來回穿梭進行平地、覆沙改土和精準施肥等作業(yè),將這片荒蕪的鹽堿地,改良升級達到高產良田標準。烏額格其牧場職工賈寶柱說:“以前這片地植被覆蓋率百分之三十都不到,寸草不生,經過改造以后,預計能達到標準農田的水平,打出一千幾百斤玉米是沒有問題。”
耕地是農業(yè)發(fā)展之要、糧食安全之基、農民立身之本。近年來,扎魯特旗持續(xù)挖掘鹽堿地開發(fā)利用潛力,向鹽堿地要效益,以高效節(jié)水為基礎,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同步推進單產提升、社會化服務全覆蓋,并以科技創(chuàng)新為動力,加強適宜鹽堿地作物的品種開發(fā)推廣,助力鹽堿地破“堿”重生,實現(xiàn)耕地面積和產出能力雙提升,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貢獻。
扎魯特旗農投集團公司董事長付天生表示:“今年農投公司共治理鹽堿地1670畝,投入農家肥3.3萬立方米,鹽堿地綜合改良劑700噸,回填黑土6萬立方米,投入機械30臺套,并采取深翻、沖減、修排堿溝、使用專用改良劑等綜合措施,早謀劃、早開工,預計在4月25日前完成治理,5月10日前完成播種,出苗率保苗率在90%以上,為全旗鹽堿地改良改造提供可行的實踐方案?!保ㄓ浾?李昊)
北疆新聞 | 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媒體平臺,內蒙古出版集團?內蒙古新華報業(yè)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平臺。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